武汉城市一卡通有限公司从2010年开始发卡,随着武汉通发行量的增长、应用领域和地域的拓展、品牌影响力的提升,一张小小的卡片——武汉通,逐步成为市民居家、出行、购物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。截止2020年武汉通总发卡量 3400万张,月活跃用户数714万,日活跃用户数210万,年刷卡交易总额28.5亿元。
武汉通应用范围和发展情况
(一)应用范围
紧紧贴近市民需要,拓展至现在的公交、地铁、轮渡、BRT、有轨电车等公共交通支付领域;同时覆盖小额支付领域,包括中百仓储、中百百货,中百超市,中百罗森,中商平价,永旺超市、TODAY、有家便利店、丽红便利店等;以及自助图书馆、自助售货设备(光明,蒙牛,乐孚等)等多个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,铺设终端机具超13000台。
实现“市民之家”在内的20余个单位集考勤、门禁、食堂、工作证等于一体的内部应用,提升管理水平,减少资源浪费。
(二)武汉通APP应用
“我的武汉通” APP(实名认证版)于2020年3月18日上线,上线后一周内新增注册用户达200万人,此款APP是武汉通自主研发的一款面向武汉用户的城市服务软件,通过APP能够实时查询最新的公交地铁线路信息,同时可在线绑定“武汉通”乘车卡对其充值。APP平台累计下载用户量 200万人次,绑卡客户130万
(三)服务网点
武汉通充值消费网点遍布武汉三镇,主要分布在公交场站、轨道交通站点、银行网点、合作商业零售网点等共2000余个。基本满足市民出行方圆500米范围内有一家武汉通服务点的需求。
(四)智慧平台
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信息平台,武汉通在国内首发CPU智能卡,并开发JAVA技术,增强武汉通应用的兼容性。目前,武汉市有88%的市民持有“武汉通”,日均交易量450多万笔,在公共交通出行当中,刷卡支付占75%以上,在公共交通领域,每天通过“武汉通”进行虚拟交易的交易总额,超过600万元人民币。
根据人民银行监管的要求,按照金融A类标准,历时两年,投入近1200万元建成武汉通新中心机房并正式运行,增强了武汉通系统安全稳定性,极大提升了大规模数据的吸纳处理能力,处于全国通卡公司的领先水平。
基于“数字武汉”建设需求设计的后台系统,日处理能力在2000万笔以上,系统的先进性、稳定性、安全性、可拓展性以及接纳能力在国内首屈一指。
参与智慧小区建设,“汉口城市广场”使用武汉通卡为社区提供物业管理、停车管理、门禁、电子支付和商家联动等功能,提升了社区科技含量,开创国内首个具有智慧特征的社区,在行业内产生了积极的示范效应。
(五)关注民生
自2010年以来,武汉通已连续六年入选武汉市政府“十件实事”,根据市委、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市国资委等部门以及股东单位的大力支持下,承担了全市外来人口武汉通居住证、武汉通老年卡、武汉通大学生卡、武汉通中小学生卡、武汉通残疾人卡等项目,在实现企业价值的同时承担了企业的社会责任。
(六)创新服务
公司已与工商银行等单位推出基于JAVA技术成果,实现武汉通、银行双重支付功能联名卡。与移动、联通、电kok官方app下载合推出“手机武汉通”卡,随着NFC手机钱包全新面世,武汉通同华为、小米、OPPO、三星等手机厂商推出“手机NFC武汉通”,让江城市民享受新型时尚、方便快捷的手机支付。随着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,新的移动支付技术层出不穷,给客户创造出全新体验,公司与汉口银行、腾讯等单位合作开发,在全国kok官方app下载NFC手机圈存、微信圈存等新的通卡业务模式,在方便持卡人的同时,形成了微信充值与传统的人工充值方式互补、互动发展的新突破。为了满足不同人群购卡需求,武汉通设计发行了200多种不同形式、形象的卡面,独特的卡文化反映了武汉的历史人文和现实美好生活,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,实现了发卡速度、发卡形式、发卡种类与质量安全的同步跨越。
(七)城市圈建设
2013年7月6日,公司成功申领非金融机构《支付业务许可证》,业务覆盖湖北、湖南、江西三省,此举是推动“武汉通”卡作为武汉市唯一城市通卡的跨地域、跨行业、跨领域应用的重要标志,为服务“城市圈”建设,立足武汉、逐步辐射城市圈及省内其它城市奠定了基础。目前,“武汉通”卡已在武汉、孝感、天门、仙桃、大冶、安陆、应城、汉川、黄石和鄂州成功推行,未来将更好地吸引周边城市加入武汉通互联互通体系。